no. 1
黒釉兎亳斑鉢(禾目鉢)建窯
南宋時代・12〜13世紀 / 高7.7cm 口径20.5cm 底径5.4cm
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建窑出品,在黑釉中可以看到细细的棕色垂直兔毫。 日本称其为「禾目」,中国称其为 "兔毫斑"。 黄铜色的覆轮。这件作品属于口径特别大的,大号的建盏。整个日本这类大号的建盏不多,京都国立博物馆有一件,这类非常的罕见。国内金华博物馆出土一套乌金釉暗银毫的大尺寸建盏,同时也带有几只小号的斗笠盏,可以推测此类作品为分茶使用。
这类建盏的型,也被称为“供御”型,皆因在出土中有类似的刻有供御的作品,或许跟宋徽宗赐茶有关?
no. 2
白釉黒花牡丹文梅瓶磁州窯
重要美术品
宋時代•12世紀 高33.0cm 口径7.2cm 胴径20.7cm底径8.8-8.7cm
磁州窑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与其他宋瓷的窑口不相同的是,磁州窑覆盖的是一个大的区域,这里面包括了修武当阳峪窑。当阳峪窑因为生产非常接近定窑的作品而被广泛认可,并在当下被不熟悉历史的人把概念抽离出来并与磁州窑区分开来,这显然是不尊重历史的。
当然,纯粹地用窑口来区分作品的级别高低是一种很粗鲁的行为,宋瓷的魅力是包容、绽放,而不是争夺第一。因此,以宋代的心态去理解,谦虚地去学习不同的美,是收藏宋瓷的一大乐趣。 每一个宋瓷的窑口,都曾经制作出十分迷人的作品。
这类日本称为“黑搔落”的梅瓶,是磁州窑一种十分经典的技术手法。五岛美术馆这件作品是全世界仅存十几件同类梅瓶中十分特别的一件,有着几乎铺满的花卉。这样一朵扑面而来的黑牡丹,冲击力之威力轻松跨越千年维度。
磁州窑代表着宋代奔放的民窑,在不同的纹样、装饰手法中,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宋代人民对生活和艺术的激情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no. 3
緑釉鉄絵牡丹文長頸瓶磁州窯
宋時代・12世紀 / 高18.7cm 日径8.8cm 胴径9.1cm 底径6.8-6.7cm
磁州窑绿釉的作品非常少见,这类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审美。宋代是一个崇尚青铜器的时代,特别是在徽宗朝。许多的仿古青铜器应运而生。虽然没有证据显示这种绿色的追求是来自对青铜器的模仿,但可以说这并不是宋瓷传统的审美。
也许是对汉代绿釉的致敬,也许是对青铜器的致敬,宋代绿釉器的盛行,也为我们打开了不同的审美角度。
no. 4
白秞鉷絵牡丹文長頸瓶磁州窯
重要美术品
宋時代・12世紀 / 高23.9cm 口径10.8cm 胴径11.5cm 底径8.0-7.9cm
这件作品的花卉表达十分特殊,可以见到五岛美术馆在挑选作品的时候对这类作品的艺术表达有着独特的眼光。
应该可以说,他们在挑选的时候,找到了同类中的佼佼者,通过横向的对比,成为一个系列。
no. 5
緑釉牡丹文鳳首瓶乾瓦窯
遼時代・11世紀 / 高37.7cm 口径10.0cm 胴径15.0cm 底径7.6-7.5cm
乾瓦窯又称缸瓦窯,窑址位于今内蒙古赤峰缸瓦窯村。 由游牧民族契丹人建立,有人指出,鳳首瓶与萨珊波斯银器有共同之处,并认为其产生于隋唐前后,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
这件器物的花口下方是鳳首,器身饰有牡丹图案,通体为绿色。东京国立博物馆也藏有一件类似的器物,而 11 世纪中叶在辽宁省的一座墓葬中也发现了一件类似瓶子。
no. 6
白磁蓮弁文水注 定窯
北宋時代•11世紀 / 高19.0cm 把手高19.2cm 口径4.3cm 胴径14.4cm底径8.9cm
据传为辽宁省出土,在法国的吉美博物馆有同款的作品。这类作品也有口沿镶嵌银口的出土例子,应该是贵族阶层十分流行的点茶用的注子。
no. 7
白磁注子 巩县窑
唐時代•7世紀 / 高29.5cm 口径9.8cm胴径15.5cm 底径7.7cm
童子状的壶柄十分罕见,应该是唐时代仿制金银器的作品,同类作品在东京的常盘山文库,美国的芝加哥美术馆,以及山西省太原市有出土作品。同时,烧制类似此类器物的窑场还包括山西省的浑源窑。
no. 8
三彩貼花文鍑
唐時代・8世紀 / 高17.7cm 口径13.5cm 胴径21.6cm
唐三彩是一种在低于 1100°C 的温度下烧制而成的陶器,装饰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颜色。 它被认为是贵族墓葬的副产品。 鍑,原指三足鎏金青铜器。 模印的花卉图案贴在器身上,底色施褐白釉,花卉图案施靛蓝、绿、白三色釉。三条腿粗壮有力,显示出一种气势磅礴的制作方式。
no. 9
三彩万年罐
唐時代・8世紀 / 高14.2cm 胴径25.8cm
no. 10
瓦胎黒漆量・勺
戦国時代・紀元前4~3世紀
[量]高12.2cm 口径13.5-12.1cm 底径12.5-12.2cm[勺] 長24.8cm 口径7.8cm
据说产自湖南长沙。 无釉器,表面覆漆,用作测量工具。 涂漆的陶器非常罕见。 这件圆柱形器物的底部为灰色无釉,整个表面覆盖着黑漆。
这类带厚板柄的圆形深碗到底是作为什么实用的,推测大概是量杯。汉代作品,朝鲜半岛的乐浪遗址和山东省也发现了类似的汉代器物。
no. 11
灰釉刻文双耳壼
後漢時代・1〜3世紀 / 高36.0cm 口径15.0cm径27.7cm 底径14.5-13.5cm
这类原始青瓷是十分被低估,又极具艺术价值的早期越窑作品。肩部的图案装饰有怪异的人物形象,似乎是恶魔或面具,还有类似龙的畸形战争图案。
这种作品并不常见,质量好的几乎难寻。除了洛阳博物馆(河南省)收藏的几件外,类似的藏品少之又少。
no. 12
青磁鉄斑文小瓶(飛青磁徳利)龍泉窯
元時代・14世紀 / 高17.8cm 口径2.3cm 胴径9.0cm
带有斑纹的青瓷被称为 "飞天青瓷"。 这种窄口、向器身缓缓隆起的形状在中国被称为 "胆瓶"。 浅褐色斑纹凸起于青釉表面,并带有黑褐色斑点。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博物馆收藏由平野古陶轩卖给安宅英一的一件国宝飞青瓷点彩花瓶,呈玉壶春状,是绝世名品。本品胆瓶的形状十分罕见,也是宋末元初老虎洞官窑,或者元代哥窑作品的典型器型。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类似的胆瓶,于青浦元代墓葬出土,被定为南宋官窑。
no. 13
青磁水瓶(砧青磁)龍泉窯
南宋〜元時代・13世紀 / 高29.8cm 胴雀13.5cm 底径7.3cm
僧侣用来饮水,或佛前供佛的法器之一。这类应是早年僧侣带往日本的传世品,本品尺寸较大,在日本的传世有着十分重要的礼仪和仪式研究价值。
no. 14
五彩人物唐草文盤(古赤絵) 景徳鎮窯
明時代・16世紀 / 高6.8cm 日後30.8cm 底径18.7cm
no. 15
青花樹鳥図大壷景徳鎮窯
明時代・15世紀 / 高33.5cm 口径20.0cm 胴径37.5cm 底径20.0cm
松心閣线上展览:
归去来兮:松心阁宋瓷传承之选 - Homecoming, Provenance Pieces from Lams Gallery
单色之美:松心阁中国古代展览 - Lam's Gallery Monochrome Exhi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