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程展 | 2018级工业设计陶瓷艺术实践
2021-04-13
图片

课程介绍

数字化陶瓷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三年级25111801班的专业课程,课程主要讲授了陶瓷的工艺知识、传统与现代陶艺赏析、陶瓷设计基础这三部分内容,要求使用相应的电脑软件设计出:适合陶瓷圆盘的图案,适合陶瓷3D打印制作工艺的花器。最终的设计方案融合了学生的个人喜好,和对陶瓷的传统与现代的理解。尤为令人欣喜的是,同学们在设计图案与造型的同时,对于陶瓷设计品的使用环境做了直观展现,真正兼顾了陶瓷产品的美观实用的功能要求。这里挑选出优秀的作业展示,希望能引起大家对于陶瓷产品设计的关注,欢迎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 指导教师    赵斌

作品展示

 徐欣翊

图片
图片

灵感来自植物与泥土肌理。

张鹏崧

图片

中国传统青花与欧洲普鲁士纹样的一次碰撞,橡叶与双剑星芒的结合体现了生机与进取。花体字参考欧洲古典花押,彰显出一种别样的文化气息。

图片

形态上参考古代蒜头瓶样式,造型上对明代人物进行抽象化提炼。吸取明代翼善冠、汉服等元素化用到瓶身,恰似嫣然翩翩舞,一树亭亭花乍吐,古朴典雅,意趣悠然。

庄育忠

图片

这次设计因为一开始要求以单色为主,所以也想通过插画的方式来去设计并以外剪影的构成方式来去完成以“崩坏三”元素为核心的周边文创的陶瓷纹样设计。这幅作品是以“崩坏三“中的理之律者与重装小兔的相遇与情感的共鸣来去创作,在背景上也引入月下故人归的感受,并用重色区分远近关系来丰富画面。也因为陶瓷工艺上的一定需求,所以在外剪影的大面积上刻意做更多细碎的划分,来解决陶瓷打印时颜色晕染的问题,同时做了画面平衡,来达到既有细节又能符合工艺需求的目的。

图片

千岩磐杯是以CG的岩石元素作为基本造型提取,并以随机阵列的方式完成基础重构,通过菱形元素带来的岩矿的既视感与表面肌理从浮现到隐退的深浅变化,来带给人们更丰富的视觉感受与触觉感受,同时在杯口通过描金工艺来提升杯子的尊贵之感,予人富贵之意。

 李彦衡

图片

在餐盘绘制上厨师们摆盘用的酱料样式,既可以让精心设计好的摆盘图案装点餐盘,又可以为不会摆盘或者没时间摆盘但是仍然想要食物整体看起来更精致的人群带来便利。

图片

堆叠的亚克力球摆饰在现代家居中很常用,在许多不同的家装风格中都很适合,也深受很多年轻人的喜爱。由此将这样的家装元素带入陶瓷花瓶的设计中,打破原有的花瓶样式,利用球形为陶瓷花瓶的造型带来活力,不同的色彩赋予陶瓷花瓶不同的特性和气质,给家装带来活力。同时将球体堆叠的方式与大自然石块堆叠联系起来,表达“花瓶在室内承载花朵, 而在大自然则有花从石缝中迸发”的寓意。同时利用参数化设计进行堆叠可能性的探索,去表现这份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多样性。

 熊逍

图片

图片

穿在身上的长裙,会随着人的旋转而逐渐蓬起并扭转,从而形成独特的造型与肌理

刘朝

图片

百草 蛋糕盘设计——运用禅绕画艺术手法绘制,着力体现一种清新自然的感受,在食用蛋糕时给人带来轻松舒适的体验。蛋糕与叶片花纹相映成趣,适合红、绿色系的蛋糕摆放。

图片

裙摆 瓷瓶设计——形态取自长裙的裙摆,腰长比0.618:1,塑造了纵向器型比例美感。意境上,“横看成岭侧成峰”:侧面看是裙摆腰线婀娜、器型优美,俯视看是旋转风车、水面的荷叶。侧看静,俯看动,动静结合。青色用色选用了宋青瓷的色料,营造质朴、传统、纯粹的观赏之感。

 蒙雨霏

图片

盘子的设计理念来源于枯山水与太极,用简洁的图案来表现出流动的水与泛起的涟漪,并尝试以黑白的对比来表现道家的阴阳的思想,天地万物,世间万事,古人概之为“阴阳”。

图片

花瓶的设计理念则来源于对花瓶本身的功能的发散,以植物的造型来衬托花瓶中的花朵,便以此想到了充满生命力的藤蔓。借鉴了新艺术运动中对于植物柔美的表现,并将藤蔓的造型特点抽离出来,同时在花瓶的瓶口与底部加上了花朵的小元素作为彩蛋。

 郭芝帆

图片

从沙丘、贝壳和海浪这三个相关联的意象中抽象出造型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希望呈现沙丘和贝壳的纹理以及海浪的节奏感。

图片

花瓶被曲线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颀长,下部稳重。从正面看过去,上部广阔的扇形模仿了贝壳的形态,瓶口处增加了圆圈装饰,强化造型向上生长的态势;侧面则增强了两段弧线的曲率对比,加强整体造型的节奏感。

马玉蕊

图片

以海棠花为原型,对白描海棠作品进行抽象和简化,设计出带有中国传统韵味的纹样。

图片

灵感来源于玉兰花和古风仙女,运用曲线造型和多种配色体现花仙的曼妙优雅和风采各异。瓶口采用波浪型外翻瓶口,收口设计方便注水,同时与瓶底造型呼应;瓶身运用花瓣般纹理,收腰设计体现女性和花朵的美感;瓶底和瓶身都有一定旋转角度,模拟飘逸裙褶、增加舞动感。

 张丽媛

图片

想法来源于目前人们普遍的生活状态——我们的生活充斥着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被源源不断的科技产物(人造物)包围,我们有限的时间都用来在这庞大的科技世界沉浮。结果就是,发现大自然仿佛被隔绝到了另一个世界。

图片

花瓶是滋养生命的地方,而竹笋恰恰是充溢着生命力的存在。通过春笋的形态,体现陶瓷本身所不具备的生命感,在人们使用的过程当中有亲近自然之感。运用竹编的纹理,体现自然的质朴。

周妍

图片

名称:猜。通过黑白的点线面纹理在圆盘的平面上表现出立体的感觉,整体呈现简约风格,同时又含有一丝可爱和趣味。

图片

名称:火山岩。灵感来源于火山岩嶙峋起伏的纹理以及火山喷发瞬间的震撼感,通过提取自然元素,模拟火山岩石的纹理起伏变化。插花后坚固粗放的花瓶与鲜艳抢眼的花束形成色彩上的强烈对比,模拟火山喷发的震撼美,从而成为一件生机勃勃的居家装饰品。

 荀文淑

图片

游鱼碟——这款盘子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向水中投食时,鱼聚拢而来时悠哉游哉的景象。花纹是由单个鱼的纹样经过变换来组成的。为了增加纹样的活泼感,花纹的中心略微偏移,鱼纹的大小也不断变化,因此更加生动。把食物放到盘子上时,食物与鱼纹就组成了一幅喂鱼戏水的景象。

图片

“脊”——这款花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人和动物的脊骨的优美形状。骨具有和瓷相似的外观与色泽,白骨代表死亡与终结,而花代表生命与希望,两者形成视觉上和内涵上的双重对比。在花瓶的色彩选择上,抛弃了代表白骨的灰白色,选用朱红到灰白的渐变,从视觉上给人白骨剩余的生命力被花朵逐渐吸收的感觉。

游芯竹

图片

模拟一拳打碎盘子的效果,拳头上的细节是与平面击打时接触挤压的皮肤。

图片

由拉坯技术的旋转几何特性想到芭蕾舞,本花瓶造型来自其中挥鞭转的动作.

刘紫萱

图片

盘子图案用单色图形从中心到边缘渐变表达食物从种子到收获的过程。

图片

瓶子花样的设计上意在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结合高低差异营造有机的波浪。

 朱先浩

图片

通过圆盘内切圆的摆放吸引用户的视觉注意。将规整、标准的内切圆通过液化和波浪花处理,呈现特定不规则的纹理图案,体现了无序中的有序,具象化的抽象的设计思路。将不同纹理图案的餐盘放置于一起,有序的内容指导食物于餐盘的布局和餐盘于桌面的布局,无序的内容又赋予空间一定的呼吸和流动感。

图片

在花瓶的设计之中考虑简约融合的设计特点,从色彩和形态上对花瓶部分进行分割和联系,在视觉上夸大而不夸张,着重于黑与白色彩的呼应与统一。

 于天舒

图片

图片

尝试将硬朗的菱形装饰与富有动感的外形相结合。

孙小晴

图片

以“牛”为主要设计元素。在日常生活当中盘子主要是用于餐饮方面,现代社会中人和食物的关系更接近于“上帝视角”,因此选择了俯视这个视角绘制“牛”。

图片

以陶瓷高温烧制的制作过程为灵感,将陶瓷的浴火重生与保护濒危动物结合起来。以“斯比克斯金刚鹦鹉”为主题提取元素,在造型上进行了微调,在纹理的建模上模仿了鹦鹉站立的形态和羽毛的肌理,在渲染中提取了鹦鹉渐变的颜色。

黄奥博

图片

装饰盘子的纹样设计成与传统纹样并不相同的风格。在整个画面中选取表盘、琴键、纸牌花色、皮革,以及画面中心的螺旋桨飞机为视觉组成元素,同时用百合花为画面添加大面积留白,整体呈现和谐的蒸汽朋克与洛可可风格,绘画使用精细的线条令画面流露出简约舒缓浪漫的气息.

图片

整体使用上下口径相近的梭形,中部略隆起,用两个平面将瓶体分割成三部分,中部移去原本的光滑外壳,使用扭转的肌理代替,在原本的朴素感中注入动力,弧线、螺旋线本身便带有自然的生命力。

整体造型与剥去部分外皮的导线相似,整体洁白,也有现代感与工业风格,中国风瓷器与洛可可风格碰撞产生的独特美感。

张馨元

图片

图片

圆盘花纹——阿努比斯九尾

当中国文明遇见埃及文明,当山海经里的神兽遇见埃及众神,两者之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阿努比斯九尾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此。

阿努比斯是埃及神话中掌管着死亡与灵魂轮回的神,他长着一颗胡狼头,手里拿着象征着生命的安卡符号;而九尾,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为最有名的上古妖兽之一,拥有着极丰富的艺术含义;本设计将此两者结合,加以青铜纹路点缀,构成中央主图案。花边图案则选取两国国花——睡莲和牡丹,以及推进文明进步传播的制纸原料——纸莎草和麻草作为构成元素,环绕成图。

图片

图片

花瓶——层·峦

最初的启发来源建筑物的夹缝中生长的植物,提取建筑物的造型做花瓶,表现顽强的生命力。方案改进后,提取山中小径和悬崖走廊的元素,表现纹理结构。最后确定方案.圆层体块堆叠,夸张简练。

 潘彦名

图片

衔尾蛇是宗教及神话中的常见符号,并且有丰富的含义(如循环,无限大)。将这一形象与中国文化中虚实阴阳相结合,做成两条互相缠绕的衔尾蛇形象。并且将纹理边缘做旧,产生一种质朴感和原始宗教神话的神秘感。

图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由烟花的形态启发,设计了这件陶瓷花瓶产品。

 程尔诺

图片

图片

生活中并不是每次都适合买一大束花,因为各种原因有时也会选择只买一枝。而单支鲜花往往在普通人家中并没有合适的容器放置,这也是人们会常常选择一次买很多鲜花的一个原因。 

如何让一枝鲜花和一束鲜花一样都能优美的存在于家中是这次花瓶设计的第一想法。而在器型的参考上选择了中国传统瓷器中较为窄口的造型。但与此同时希望花瓶既能够使单支花朵看起来更优雅美观,同时也希望能够有放入一整束花的空间。所以在花瓶口处进行了一些设计,使得单枝花能够依靠在器型的边缘,同时瓶口又足够宽敞。

杨晨筱

图片

盘子旨在表现曼彻斯特的城市特征,因为曾隶属于兰开夏郡,而兰开夏郡的代表物是鲜艳的红玫瑰,所以选择了一朵抽象的五角玫瑰花作为花纹主体。曼彻斯特地区有三条河流经过,分别是埃威尔河、埃瑞克河和麦诺克河,碟子外部选用三条圈纹代表孕育了曼彻斯特的三条河流,同时也象征着曼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图片

花瓶选用方格花纹,灵感来自人面鱼纹尖底瓶,由大及小的瓶口和瓶身,让瓶身富有动感,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李苑瑜

图片

模拟水池中鱼儿争食时里三层外三层的场景,用渐变表达不同层。

图片

灵感来源于旋涡。

崔文婷

图片

此图案是为盛装海鲜的盘子设计,圆环形态与圆盘形式呼应,花纹细节元素来自于海螺纹样的抽象提取,与海鲜菜品构建联系;使用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衬托菜品,不喧宾夺主,单独观赏又有一份素雅的美感。

图片

由花瓶里的花出发,想要为花添上一段延续生命的根,抽象根的形态,将变化的曲线转变为花瓶起伏的轮廓,同时通过颜色的渐变模仿带泥土的根浸在水里的效果,带来另一角度的审美体验。

李昱颖

图片

图片

灵感来源——简约几何风+拟物

灵感来源——花瓶——水——水波——几何造型抽象

方案——水波+重复+渐变曲度

刀小敏吉

图片

以线条化的“莲”为花纸图案设计主题。双莲于盘面上首尾相接成圆,将盘中食物环抱在中间,既框定了食物的放置位置,也符合中式摆盘的一般规则。

图片

花瓶是水和植物的容器,也是植物延续生命的承载物。“破晓“以沙漠植物在贫瘠中生长的独特生命力为灵感,来赋予花瓶自然的生命感。颜色设计取植物从黑暗的地下向有光的方向生长的过程,定为由黑向白渐变。

 普通鉴

图片

此设计用线条模拟了海浪,线条间距由上到下从窄变宽以体现透视,配色采用了传统的青花色。整体设计风格现代,但色彩与构图又给设计表达带来了几分东方的诗意。

图片

该设计模仿再现了水落入容器时的形态,给人以动态感,又由此带来生命感。在过去与未来的小小间隙中,此设计抓住了这一刻凝固的未结束,停顿的现在,展现出自然的活力,又给人带来对时间,对生命的思考。

 翟韵玄

图片

图片

花瓶花纹的灵感源于一圈圈往上延伸的牵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