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 “龙门遗粹——山西河津窑考古成果展”开展
2021年4月22日起,由山西省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龙门遗粹——山西河津窑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0号展厅开展。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深圳望野博物馆、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河津市人民政府协办,深圳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宝鸡市陈仓区博物馆、韩城市博物馆、佳县文化馆、万荣县博物馆、平陆县博物馆、稷山县博物馆、芮城县博物馆、临县文物服务所、河津市博物馆、运城博物馆、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松山湖望野博物馆参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支持。
展览以河津窑重要考古为学术支撑,以机构藏品收藏为辅助,展出河津窑遗址出土文物150余件(组),以及全国各地著名收藏机构的传世瓷品80余件,分为瓷耀龙门、匠造瓷艺、瓷韵雅趣、瓷业流布四个单元。
全面呈现河津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制瓷工艺、装饰手段和人文内涵,以及制瓷业的兴衰和商品流布情况。
展览展出碗、钵、瓶、枕、罐、盆、碟等河津窑文物;充分展示山西河津窑考古上的重要发现,反映了山西古代陶瓷业的发达;展览利用情景还原、多媒体演示等技术手段,再现考古遗迹,将“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河津窑做全景式、深学术、大艺术的完整呈现。全面阐释河津窑考古工作的重大科学意义,让观众深度理解、认知、感受,世界闻名的中国陶瓷之美,山西陶瓷之美。
山西河津古称“龙门”,北宋时因境内有黄河渡口而改名河津。河津位于黄河与汾河交汇的三角地带,自唐代起,瓷器生产历千年不绝,留下了大量传世瓷器。公元12世纪前后的宋金时期,河津因靠近政治中心开封,人口增加、经济繁荣,瓷器生产达到鼎盛。
河津窑是晋南地区宋金时期重要的烧瓷窑场之一。
20世纪60年代,古陶瓷学者水既生先生曾对河津市北午芹窑址做过初步调查,根据出土的玉璧底碗残片判断,北午芹窑址可能是唐代窑址。
201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的北午芹、古垛、固镇和老窑头四处瓷窑址进行复查,此四处窑址均分布于河津市北约10公里的吕梁山南麓,遮马峪和瓜峪两条古河道沿线。通过采集遗物判断,固镇北涧疙瘩地点的窑址年代为北宋,北午芹的窑址年代为唐至北宋,古垛的窑址年代为北宋, 老窑头的窑址年代为清至现代。
201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进一步对遮马峪和瓜峪沿线进行区域性系统调查,新发现固镇村上八亩和下八亩地点,窑址年代为金代。
2016年 3~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津市文物局对固镇窑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制瓷作坊4座、瓷窑炉4座、水井1处,窑炉残渣和废品堆积坑35个,出土完整及可复原瓷器数千件。
节选自:山西河津市固镇瓷窑址金代四号作坊发掘简报[J]. 王晓毅,高振华,贾尧,马鹏亮,袁国华. 考古. 2019(03)
河津固镇窑出土的瓷片、窑具标本达数吨之多,填补了山西无相关制瓷遗迹的空白,为研究宋金时期河津窑的制瓷流程、烧窑技术、装烧方法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发掘材料。
2017年4月,山西省河津市固镇宋金瓷窑址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金 白地黑彩花卉纹开光书法八角枕
望野博物馆 藏
金 白地黑彩花卉纹诗文圆枕
望野博物馆 藏
采用黑画花的技法,左右两边草叶纹,中间书诗文“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出于千字文。可能受智永草书千字文的影响,用笔结体与之相似。草书运笔虚实结合,笔随意出。在瓷胎未干之时快速写出,技法娴熟,堪称精品。
金 白地珍珠地刻花卉纹圆枕
望野博物馆 藏
金 三彩剔花开光牧归图八角枕
望野博物馆 藏
金 白地黑彩花卉纹开光书法八角枕
望野博物馆 藏
这些造型精美,纹饰丰富的河津窑瓷器,是宋金时期中华民族丰富的、优秀的文化内涵的表现。
“龙门遗粹——山西河津窑考古成果展”
深圳望野博物馆策展团队
策 展 人:阎 焰
内容设计团队
主 创:吴咏梅
成 员:何翠怡 江河洁 蔡建民 胡雁思汉
平面设计:邓淑珍
藏品管理:王亚轩 何翠怡 杜秀保 王文强
宣传推广:王晓洁
行政支持:金方旭 江河洁 张博良
财务保障:伍娜伟 郭迩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