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陶瓷艺术传统渊源与现代的发展
2021-03-23

冯祖辉

石湾彩石陶艺工作室佛山528031

 

陶瓷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的精髓部分。广东佛山陶瓷艺术源远流长。佛山澜石镇河宕曾出土了新石 器晚期的彩陶杯、蓝纹红陶釜,证明了中国文明史距 今已有五六千年之久。广东佛山的石湾陶瓷艺术在经 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传承与发展,历尽数 千年的沧桑,至今依然绽放出灿烂的异彩,显示其特 有的魅力。

唐宋两代是佛山制陶业的重要发展时期。1957年 以及1972年先后在石湾大帽岗和南海奇石村发现了唐 宋窑址。陶瓷的大批量生产,使佛山成为岭南地区重 要的陶瓷基地,产品除供应国内所需,更外销到海外。 当时佛山艺术陶瓷制作已具相当高超水平。

佛山陶瓷业的迅速发展,则始于明代。明朝嘉 靖年间(1522-1566年),佛山陶瓷业出现了专业 化分工,产生了行会组织,使石湾成为陶瓷的中心 基地。在广州当时的出口商品中,陶瓷出口量排名第 二,仅次于丝织品。当地的陶艺家利用本地丰富的陶 土资源,研发出数十种颜色各异的色釉,并因势利 导,塑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的肌 肤,取得了 “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 而器皿处理上则以浓厚多姿的釉彩掩盖陶胎的粗糙, 同时吸纳各大名窑的釉色和造型,生产观赏价值和实 用功能相结合的艺术器皿,尤其是仿钧窑产品取得了 很大成功。

进入清代,佛山陶瓷业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在乾 隆年间,陶瓷制造业分为大盆行、白釉行等23行。其 中白釉行生产中小型产品,在240个品种中,绝大部 分是艺术陶瓷。而专产大件器皿的花盆行品种之繁多 为23行之冠,其中尤以艺术韵味独特的花脊称著。而举世闻名的“石湾公仔”(石湾人物雕塑)更是取得 辉煌的成就。石湾公仔吸纳、仿造当时各大名窑精 华,如仿钧窑冰裂纹釉、乳浊釉,仿建窑鹘鸠黑釉, 使石湾公仔增加了缤纷多彩、高雅古朴的釉色。而仿 耀州窑刻花、仿磁州窑黑白彩绘和红绿彩绘,丰富了 石湾公仔的装饰手法。借鉴江西吉州窑中舒窑的与众 不同的艺术韵味,更奠定了石湾公仔在当时陶艺界的 坚实地位。清代产生了以黄炳、黄古珍、陈祖等一批 陶塑名家,代表着当时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黄炳, 出生于制陶世家,擅长捏制鸟兽和人物,尤精于塑造 鸭、猫等动物。其动物多以胎骨泥为胚,不施釉彩, 借鉴工笔国画手法刻画体毛,并以时钟发条勾勒胎 毛,形神逼真,开创了石湾陶塑“胎毛技法”的先 河,对后世影响很大。黄古珍精于制作器皿,他借鉴 宋代吉州舒窑的彩绘风格,结合石湾的各种彩釉,以 “仿舒加彩”的独特手法拓展了石湾陶艺的广阔领 域。而陈祖则擅长瓦脊人物,他不着重于人物的小节 刻画而注重于通过塑造人物的面目表情来反映入物的 内心情绪,为“意塑派”的先驱。

民国石湾陶塑艺术的巅峰,以陈渭岩、潘玉书的 崛起为标志。陈渭岩制作的作品工整雅致,无论人 物、动物和器皿都以精细见长,又善于仿制古代名窑 的颜色釉,开拓了清末至民国年间石湾陶瓷仿古作品 的广阔途径。他吸收了西洋雕塑人体解剖结构比例准确 的长处,引领一代陶艺新风。如果说陈渭岩融会中西, 引领一代新风,那么使石湾陶塑艺术走向成熟辉煌的, 则是他的弟子潘玉书。潘玉书在石湾陶艺古朴传神的特 色上吸收西洋雕塑技法,他擅长塑造仕女形象,以眉 眼、嘴角、唇边动态的微妙变化来表现女性特有的温柔 娇媚,其服饰则用细密的线条来表现衣褶的重叠,有很 强的动态感和节奏感,从而形成了含蓄典雅、潇洒俊逸 而富于书卷味的独特风格。民国期间名家辈出,如以刻 划市井人物生活情趣见长的刘佐朝,以胎毛技法塑动物 的霍津,以微塑著称的巨匠廖坚等,他们共同创造了民 国石湾陶艺的兴旺局面。

如果说明清两代的民间艺人把石湾陶瓷艺术推向了 民间乡土艺术的高峰,那么,以刘传大师为代表的中国 工艺美术大师们,则勇于创新,把传统精神与现代审美 观相结合,带领石湾陶艺步入了当代艺术的殿堂。20世 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是石湾公仔恢复发展,从民间 工艺品升华为艺术鉴赏品的时期,令石湾陶艺的创作从 内涵到形式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刘传学习前辈潘玉书及 各名家的精髓,注重生活积累,大胆创新,作品擅长于 把握情节发展的高潮,突出表现人物的典型性格,用夸 张而又洗炼飘逸的手法来处理人物特征,克服了民间匠 人千人一面的通病。他还总结了许多可贵的经验,主张 作品应"动中有静,起中有伏,粗中有细”,在情节处 理上要“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与刘传名望并肩 的还有以动物陶塑著称的区乾,他以严谨的写实作风, 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大自然各种灵禽的千姿百态。20世纪 50年代起,勇于创新、各成大家的还有庄稼、刘泽棉、 廖洪标等大师。他们融会了西洋雕塑的长处,善于将石 湾陶瓷的多样化技法,如捏塑、雕塑、贴塑、捺塑等综 合运用于创作实践中,师古而不泥古,展现出苍劲醇厚 的艺术风貌。他们的作品严谨细腻,既有浑厚的传统石 湾公仔的韵味,又吸取了西方雕塑大师的神髓,以造型 刚劲传神、人物骨骼奇特、结构紧凑慎密为艺术特色。 力求“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提高,以表现时代精 神和风貌”。以勇于创新而成就卓越的陶艺大师还有梅 文鼎、黄松坚、潘柏林等。他们有的运用书法、篆刻和 古代绘画艺术于陶瓷造型中,以古朴典雅、简炼新颖的 艺术特色展示自己致力革新的个性,脱颖而出新的姿 彩,有的认真研究石湾陶艺的传统特色,结合时代精神 去寻找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以豪放健雅、优雅灵秀的 艺术风格著称。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生活 气息。

素有美术陶瓷生产传统的石湾,其生产的美术陶瓷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在美学价值上具有鲜 明的大众性,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及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 特色,是岭南文化的瑰宝,在现代仍能显示其浑厚的文 化潜质和强大的生命力。但我们亦要看到,在传承与发 展过程中石湾陶艺也存在着许多局限与不足。第一,在 传承上历代艺人都比较保守,“传男不传女”,“传本 派人不传外派人”,致使许多技法不能很好地继承及发 扬光大。第二,具有独特个性的创意作品还很少,而且 创作题材及技法大同小异,模仿抄袭的多,缺乏开拓创 新精神。当前,石湾陶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令石湾 陶瓷艺术走向新辉煌的唯一途径唯有突破传统题材、手 法,开拓新领域,并使陶艺作品与现代人居环境相融 合,使自由奔放的现代陶艺与浪漫舒适的现代家居相得 益彰,给人们带来艺术化的家居文化享受。要借鉴西方 大型公共环境雕塑的艺术感染力,使只供个人把玩的案 头艺术走向公共环境艺术的广阔展示天地。如何继承传 统,锐意创新,打造强大的中国文化产业,使之走向世 界舞台,这是在全球思想文化空前活跃的新时期摆在石 湾陶艺家面前的重任。

进入21世纪,在繁花竞放的陶塑艺苑里,我们欣喜 地发现,一批中青年陶艺家已成长起来。他们得益于石 湾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得益于一大批前辈的具有 鲜明地方特色的“石湾公仔”艺术的熏陶。令他们在这 块土壤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

“根植传统,大胆创新”正是新生代陶塑艺人的真 实写照。他们非常注重学习和借鉴前辈的艺术成果,博 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到自己的作品中,追求自己鲜明的 艺术个性。从新一代陶艺家的作品中不难看到创新、勇 于挑战传统艺术形式的作品。如有运用写实、严谨手法 延续传统精华的执着;有以点、线、板块结构,结合现 代审美情趣,走进现代化生活陈设的和谐。其中既有豪 放、刚劲、传神的石湾人物公仔,又有细腻、小桥流水 般的充满乡土气息的盆景、动物、昆虫……。新的时 代,新的市场,新的追求,新生代陶艺家们的大胆创 新,突破传统,为石湾传统陶塑注入了新的血液,亦使 千年的石湾传统陶艺得以经久不衰,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