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头条』大匠之道——潘柏林
2024-03-20

潘柏林 PAN BOLIN

1953年,生于广东石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湾陶塑技艺”传承人,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获得者,是佛山市首位获此荣誉的传承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第七届理事,广东省陶瓷协会副会长,佛山市文联名誉主席,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佛山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佛山市大城工匠、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佛山市陶艺文化促进会荣誉会长、佛山市陶瓷艺术家协会会长、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十一年度广东文化人物等。

 

潘柏林艺术之路

自上世纪70年代初至今,潘柏林从事陶艺创作50余年,潜心研究创作石湾陶艺,取得了累累硕果。其作品取材广:古今人物、动物、风情民俗等等。其手法多变,能工擅意,既承袭传统,又独具一格。塑人则千人千面,亦庄亦谐;塑衣则质感柔和,疏密有致;塑动物则多赋予人性,温情脉脉,生动有趣。他精心创作的一些人文作品,更是立意高远,蕴意深刻,与时代吻合,艺术风格鲜明,展现出赤诚的家国情怀。

 

 

图片

《陆游》

 

50年来,他勤奋创作,主要作品有:展现岭南民俗风情的《洞房花烛夜》《喜临门》等系列作品;用独创“披布纹”塑造的《袖里乾坤》《醉里梅花梦亦香》等作品;用捏塑手纹肌理创作的《喜怒哀乐》等;用夸张变形创作的《佛系列》作品等。除此,他把精湛的陶艺作品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枯木树根完美搭配,成为国内第一人。当《绿色的怀念》于2004年中国陶瓷艺术文化节传统创新大赛夺得金奖后,自此,国内陶塑界竞相效仿,作品配树根也成为全国陶艺品市场的新宠!

 

图片

《花样年华》限量101件

 

 

潘柏林善于跨界合作,如与海派画家李守白合作《花样年华》等;开辟传统陶塑向公共雕塑转变的新路径,如大型铜雕《袖里乾坤》《八仙》等。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城市和美国、英国及港、澳等地展览,广受参观者褒奖和藏家们青睐,国学大师饶宗颐身前评价其“群动飞潜罗胸次,一生事业在指头”;雕塑大师潘鹤赞其“承前启后”;岭南画派大师杨善深称之为“不可多得之奇才”。作品分别被中南海紫光阁、中国工艺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为了更好地推动石湾陶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潘柏林把宣传陶艺和培养创作人才作為己任。从上世纪90时代开始,他花大量时间到国内外宣介石湾陶艺。

 

图片

《观》

 

1990年,他应邀到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英国南安普顿学院、英国西苏里学院授课示范;同年,作品《刘备》获英国伯明翰花园及室内陈设品博览会银牌奖。1991年,与刘传大师在香港宋城举办陶艺展。1993年,在香港中艺举办潘柏林师徒作品展。1995年,在美国纽约举办潘柏林作品展照片。1996年,在美国三藩市举办作品展;2007年,在香港大学举办学术展。

 

图片

《黄飞鸿》

 

2012年7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潘柏林卷》首发式暨潘柏林陶塑精品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佛山市政府等多家单位协办的“在北京承露轩艺术馆隆重举行。2018年5月,由中国美术馆、中国非物质保护协会、广东中华文化促进会等主办的“妙手神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陶塑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和50多位学生在“月坛雅集”举办师生展,享誉京城。 

图片

《乐逍遥》

 

2020年9月,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广东文化人物第十一年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妙手神韵-艺术人生展》”在广州市二沙岛岭南会隆重举行。

图片

《贵妃出浴》

 

除此,他先后成立了“广东柏林陶塑艺术研究院”与“柏林艺术馆”,吸引着大批游客、藏家前来参观交流。人才兴,方能事业兴!为此,他著有《术论诀》丰富陶塑创作理论。先后收徒50余人,不分亲疏和来自何方,毫不保留地传授创作技艺。徒弟中:2人荣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1人,广东省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大师6人 ,佛山市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大师26人, 高级工艺美术师5人。

为了石湾陶艺事业薪火相传和发展光大,潘柏林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心血和承担了一份社会责任!

 

 

 

图片

《回娘家》

 

 

 

 

回娘家创作

 

石湾传统的人物塑像,多取文人武将或神仙罗汉等一类豪迈豁达、严冷方峻的题材,却鲜有反映生活点滴之作。为填补这块空白,经反复思量,多方尝试,遂以《回娘家》来表现小两口新婚之际的甜蜜情境。在景德镇首届国际陶瓷艺术节上,此作品更荣获三等奖,倍受同行称道。中国某些农村地区,在新婚后的第三天,新娘便须偕新郎回娘家拜见父母。作者截取这一习俗,并以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主题对于陶塑创作十分重要。然而,最关键的是是如何将主题确切地表达出来。为呈现新婚夫妇之间的浓情蜜意,人物表情的细节和使用道具都是必须着意处理的地方,而相互交替运用的夸张与写实两种手法,也使作品能更贴近主题思想。这对夫妇虽贫,却相亲相爱。北方农村的新娘,通常都是骑毛驴或坐手推车回娘家。但这里的新娘,居然连最基本的交通工具也没有。于是就得“委屈”新郎的肩膀。虽然现实生活里,既能用担子、还能选坐木椅,不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但艺术并非处处写实,适当的夸张随时更富表现力。将配置道具夸张化,更见新郎对新婚妻子深挚的爱意。且看,担子一头挑着回娘家必备的回门礼,另一头则是坐在椅上的初嫁女。椅子上铺有绒布的设计,更突出丈夫对妻子细腻的体贴。一路上,新郎对新婚妻子竟是越看越爱,还忍不住丢下担子,欲吻其娇羞的脸庞。他鲁莽的举动,叫妻子害羞的用手帕遮起半边脸。一切既合情理,又饶富趣味,让人看了亦忍俊不禁。作品在人物塑造上,着重人物脸部表情的特点。从丈夫噘嘴欲吻的亲呢举动,妻子欲拒还迎的腼腆神色等,皆承继了石湾陶塑形神兼备的传统特色等,也充满欢庆谐趣的气氛。清代服饰则对强化主题,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新郎的瓜皮帽与长辫子,新娘的大襟衣与红手绢等不起眼的东西,却营造出欢愉的气氛。而站在右边较高的新郎以及坐在左边较低的新娘;还有与新娘做手相互平衡的椅子,均欲符合高低有别,左右对齐,轻重匀称的布局。而作品施有大块的蓝釉与白釉,不仅反映贫苦阶层纯朴的社会风情,也显示出石湾陶塑古朴浑厚的特色。另外,细部加重的釉色处理,使书面更予人拙稚灵动之感,整体效果亦更趋完美。

 

 

 

图片

《龚自珍》

 

图片

 

《观音菩萨》

 

 

图片

《观沧海》

 

 

观沧海创作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作品中曹操神态傲然、目光深邃,把“观沧海”的“表”与“啤睨天下”的“里"统一结合,英雄气概、踌躇满志一览无余。工艺精雕细琢,极尽精巧之能事。从人物的须发、衣带、披风到马的鬃毛、马尾,乃至手中扬鞭, 一改传统印象中陶泥厚重、拙朴的特点,既飘且薄,展现出不亚于瓷器飘逸动感的一面。立意以“露”一人一骑而“藏”高山大海,以小见大,淋漓尽致。虽是静态,却以衣带筋肉塑造出“力”与“动”的美,表现挟北征乌桓得胜余威而登碣石观沧海的王者风范。

 
 

 

图片

《贵妃醉酒》

 

 

 

图片

《李时珍》

 

 

 

 

图片

 

《绿色怀念》

 

 

图片

《觅》

 

 

 

图片

 

《 夕阳无限好》 

 

 

图片

《傲视同群》

 

 

图片

《漫随天外》   

 

 

图片

  《品》     

 

图片

《秋游》

 

 

图片

太白醉酒限量201件

 

图片

《陶醉人生》

 

 

 

图片

《天伦乐》

 

图片

《偷得浮生半日闲》

 

 

图片

《相守》

 

图片

《笑纳》

 

 

图片

《新山中方七日》

 

 

图片

悠然自得

 

图片

《知秋》

 

 

图片

《时代的印象之一》

 

 

 

图片

《时代的印象之二》

 

图片

《时代的印象之三》

 

 

图片

《时代的印象之四》

 

 

 

来源:“雕塑头条”微信公众号